健康資訊及病人須知
週邊血管疾病的症狀 (下肢血管變病)
簡介
週邊血管阻塞部位嚴重的程度,常導因於動脈粥樣硬化或一些炎性反應過程逐漸致動脈血管的狹窄或因急性栓子掉落導致的急性栓塞,而病患隨著阻塞部位嚴重的程度,所伴隨的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狀。
1. 急性動脈阻塞:
例如栓塞症(embolism)或血栓症(thrombosis)或外傷等因素所導致,其所造成的疼痛常是突發且合併麻木,無力感。若阻塞無法消除且側枝血循無法及時完成。則可能造成肢體壞死而不再疼痛;通常在動脈阻塞後48小時遠端肌肉便會發生無法挽回之壞死。若儘早辨識出發生的原因,儘早將血管接通可避免肢體壞死的危險性。
急性動脈阻塞主要有五個徵兆(5P): 疼痛(pain),麻木(paralysis),感覺異常(parethesia),脈搏消失(pulseless),蒼白(pale)。
2. 慢性阻塞:
漸行性的血管阻塞,常在運動時感下肢肢體的疼病。尤其是小腿肚處,於休息時即可緩解,此稱為間歇性跛行。當缺血更厲害時,連休息或夜間都無法緩解此疼痛時,到最後就會發生組織壞死之情形。 另外,病患因血管阻塞,腳部常有營養不良之情形,例脱髮,泛白與易碎之指甲,皮膚在垂下時泛紅等。
高危一族
- 年逾50
- 吸煙,機會大四倍
- 糖尿病
- 高血壓
- 高血脂
- 有心臟病/中風/血管病變歷史
週邊血管疾病的檢查
1. 週邊脈搏的檢查
2. 物理檢查: 皮膚之顏色,溫度及肢體的脈搏
3. 實驗室檢查:
- 動脈攝影: 可查出血管阻塞之部位及阻塞之程度,於決定是否進行血管重建手術時。
- 超音波血流偵側儀: 其原理利用Doppler(超音波)物理效應;利用音波遇到血流時,頻率的改變,再與血流速度相比較經聲音的方式表現出來。當把超音波探頭放在欲測之血管上時,由血流之聲音,便可知否有血流之存在。
- ABI(AnkIe-Brachial Index);腳踝-手臂指數: 分別測量手臂及下肢之血壓,再以下肢的收縮壓除以上肢的收張壓,所的之數值既為ABI,其亦可簡略測知是否有血管阻塞之問題。當數值越小表阻塞的程度越厲害。
正常範圍:1.0左右
輕度:0.9-0.7: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間歇性跛行)
中重度:0.7-0.4: Ischemic pain(缺血性疼痛)
重度:低於0.4: Gangrenous extremity(肢體壞死)
Pulse Volume Recordings:
其他:Exercise Dopplers Stress tests